节后焦虑人群增多 学生群体尤需警惕
每次长假后,不少人觉得紧张、担忧,身体不舒服,甚至心慌恐惧,其中学生群体尤为明显。专家提醒,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工作压力、父母压力和环境压力等是节后焦虑情绪的主要来源。
湖北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李莉说,节后的焦虑情绪主要来源于对未来的担忧。而焦虑背后的具体原因其实是“动力定型”被破坏,“动力定型”即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是大脑皮层系统性活动的机能将一系列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
节假日里,之前的“动力定型”被改变,逐渐形成新的“动力定型”,这就导致人们无法适应节后生活,从而导致身心紧张容易焦虑。李莉说,如果“节后焦虑”的程度重、范围广、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如影响上学,就要引起重视,特别是有精神病史的人群,要及时就医。而焦虑程度轻、范围窄、持续时间短(1-2周内),可自行调节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专家建议,要多从心态上接受“节后焦虑”。生理性焦虑是正常的焦虑反应。其次,要学会建立新的“动力定型”,调节好生物钟,把握生活节奏,开工开学之前做个简单计划。适量运动,缓解焦虑。同时,要多积极交流情感,通过分享自己的“节后焦虑”情绪,转移注意力。
专家提醒,节假日对孩子既不能太过放任,也不要为孩子设定太高的目标,过高要求会加重厌学情绪。父母要控制情绪,不要把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无论学习还是生活,要有急有缓、有松有紧,才能找到平衡。”李莉说。(记者李伟、黎昌政)
所谓长假后的“上班恐惧症”主要表现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上班前不想上班,焦虑;二是上班第一天萎靡不振、烦躁。专家介绍说,一些人在长假结束马上就要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时,心理上会本能地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
■英国媒体称上班族的忧虑自周日16时13分开始,本报发现不少南京白领周日晚饭时起有焦虑感■专家告诉你:别怕,一般到周二就消失了;吴晓说,事实上,很多人之所以会有星期一综合征,是因为想到周一要面对工作、面对竞争这种场景时的压力反应。
高学历爸爸朋友圈晒难解奥数题,有家长看到差距担心自己孩子会输记者调查发现,在学校班级家长微信群之外,还有更易引发焦虑的牛娃家长群。让孩子寒暑假参加海外夏令营、冬令营,乃至出国留学游学等,各种与孩子相关的事,年轻家长都热衷发朋友圈。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专家提醒:节后焦虑人群增多 学生群体尤需警惕,每次长假后,不少人觉得紧张、担忧,身体不舒服,甚至心慌恐惧,其中学生群体尤为明显。湖北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李莉说,节后的焦虑情绪主要来源于对未来的担忧。节假日里,之前的“动力定型”被改变,逐渐形成新的“动力定型”,这就导致人们无法适应节后生活,从而导致身心紧张容易焦虑。